第二天早晨,南峭换上娘亲连夜改好的武服,背上五斗弓前往族学。
昨天答应教他射箭的先生已经站在族学外等他,见他按时报到,满意的点点头,领着他前往教室:“戊班前日刚下山见习,你暂时在丁班就学。”
族学按年龄,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班,丁班是十二岁班,戊班是十三岁班。
因十三岁毕业之后就可以下山历练,唯恐族中年青人下山后受骗,因此族学经常安排他们下山见世面,跟着在山下工作的长辈跑跑腿什么的,因此南峭只能跟十二岁的丁班一起上课。
顶着少年少女们好奇的目光,南峭慢慢走到最后一排的空位坐下,心中羡慕着戊班的生活。他也好想下山见习,可惜巫祝轻易不能下山,他还得拉得动七斗弓再说。
今天的第一课是文课,进来的先生是一名宽袍广袖,头发花白的族伯。所有孩童起立,合拢双手,躬身,规规矩矩的叫:“见过柏先生。”
这名授课先生名为南柏,因此学生们要称他为柏先生——谁叫这里是南家寨,所有人都姓南,没法叫南先生。
柏先生脸上带笑,合拢双手回礼,双方一同坐下,授课才开始。
“昨日,我们听到了一个击掌为誓,约法三章的故事。”柏先生问道:“还有谁没听过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南家寨娱乐极少,难得出个新故事,立即风糜全寨,大家都听过。
“哦?那你们可知,那是我南家祖先的故事。”
“咦?”学生们震惊了,纷纷好奇道:“柏先生,是哪位祖先?”
柏先生笑而不语,任由学生们着急,看向最后面以手捂脸的南峭:“这故事是由南巫传下,峭儿最清楚,不如峭儿上来,再为大家说一次?”
学生们的视线纷纷转向南峭,目光满含期待。
“是南巫传下的,难怪。”
“小巫祝再为我们说一次吧!”
老巫祝德高望众,一听是他传下来的故事,学生们自然相信其真实性,也相信这是和祖先有关的故事。毕竟巫祝管宗祀嘛!
南峭无奈,只得又上台讲一次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大人……”
“咳嗯,咳嗯!”柏先生咳了咳,提醒南峭。
“……”南峭默默在心里对高祖说了声抱歉,重新开始:“古时候,南氏有一名祖先南梓,得封邑关中秋邺,秋邺乃乱地,盗匪四起,民不潦生……”
原本“约法三章”这故事就很吸引人,如今知道他是祖先的故事,众学生都觉得与有荣焉。
待南峭说完这故事,柏先生上台,问学生们:“你们可知南梓是谁?”
众学生摇头。
“南梓是我南氏第四代嫡系子孙,曾官拜奉常,得封邑秋邺。”柏先生徐徐向学生科普:“秋邺乃我大魏腹地,当年多方势力在此角逐……”
利用“约法三章”的故事,柏先生趁机科普了一下南氏曾经的辉煌和祖先的荣誉。过去从来不爱听这些旧事的学生们,这次听得极为认真。末了,还有学生问:“先生,现在的秋邺呢?”
柏先生摇头叹息:“现在的秋邺已落入敌手,成了屈引氏的封地。”
学生们闻言,立即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他们以前只知道祖先是大官,百年前打了败仗,被迫逃到山里。因为现在不算过得很苦,他们也不贪慕荣华富贵,并没有具体仇恨的实感。
现在有了,祖先南梓辛辛苦苦打下的秋邺和拥护他的父老被抢走了!
想到这里就觉得很生气。
“柏先生,我们一定要把秋邺抢回来!”
柏先生抚着胡须,乐呵呵的点头:“自然,因此你们现在更需要好好努力。”
学生们纷纷应诺,上课时再也不开小差,前所未有的专注。等到了武课时,更是斗志仰扬。
丁班的学生们现在都已经能拉起七斗弓,因为经常上山狩猎,非常擅于边移动边射箭。区区箭场上的靶子,真是闭着一只眼都能射中靶心。不过为了抢回秋邺,他们仍旧很努力练习连发箭。
而南峭嘛,正躲在角落里,努力拉开五斗弓。
这时代说的拉开弓,可不是把弓弦拉开那么简单,是要求拉弓后,能射中靶心才算。
娇生惯养的南峭,现在可是连弓弦都拉不开的水平。
教武的涂先生站在南峭身旁,沉声道:“双臂平举,高度与眼睛平行,肩膀放松,好,慢慢拉弓,手不要晃……”
尽管乖乖听话,姿势到位,但南峭力气不够,只是把弓拉开到一半就不行了。
这时代没有滑轮弓,拉弓完全靠的是死力,非常难拉。不过南家寨小孩从懂事起就玩弓,待入族学时,基本都能随意开弓,也就箭法需要教导,涂先生还没碰到过连弓弦都拉不开的情况。
“看来,在拉弓之前,你需要先练力气。”
随后,涂先生扔给南峭两个木桶,让他平举着练习臂力。
南峭默,恍惚有种少林寺的感觉。不过他是真心想学射箭,就算丢脸也乖乖提着。
除了族学重新宣传祖先南梓“击掌为誓,约法三章”的故事外,今日一早,几位宗老便敲钟召集寨中的妇老集合,向他们普及祖先南梓的光荣事迹。同时,几份族学先生亲自编写的竹简,也由几个年青人带下山,交给山下的南氏族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假装男神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假装男神的日子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