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甫派出几路人去联络附近的山贼,水盗,看能不能邀请入伙,以壮声势。
潘壬草拟英雄帖,准备广发各地,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前来相助。
此时距宣和年间的梁山泊宋江起义已经过去了百余年,时人无名氏所著的《大宋宣和遗事》初版已经问世多年,经过江南各地说书人的添油加醋,这个原本在历史上规模并不大的农民起义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
因此,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大杀四方的英雄壮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已成为这些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渔民憧憬的目标和造反的原动力。
何况还有一位出身赵氏宗室的官家作招牌,这义旗没有举不起来的道理嘛。
就连在太学混过几年的潘壬也是这么认为的。
赵竑看破却不说破,刚才朝会上潘壬等人提出据太湖起事的方略他也没反对,因为怕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团队初创,士气这玩意儿是很重要的。
何况他自己暂时也没有更长远的战略规划,如何抵挡官兵围剿乃当前之首要。
他装作关心的样子四处看了看,便皱眉思索着出了院子。
他凭风伫立,举目远眺。
正神台清明,天庭流云着,忽听身后脚步轻响,忙扭头一看,正是王元春。
王元春凑近,低声道:“官家,如今天寒地冻,不利官兵追捕围剿;潘家财力雄厚,咱们当可周旋一段时日;但一旦开春,冰雪融化,地利优势将大大减弱。
到时不光有湖州州兵,朝廷平叛大军,周边州县兵马,甚至还可能调来两淮防线的精锐驻屯之师;纵使太湖再大,也万难抵挡。
臣当初有言,太湖不过暂栖之地。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须早作计议才行。”
赵竑点点头,沉思一会,指着远方云水交接之处,说道:“太湖水域连接多地,最北端便是常州府无锡地界了,再经过镇江,扬州两地,便到了楚州。”
王元春微微一惊,连忙问:“官家的意思是……”
赵竑正待继续说下去,这时附近忽然传来一阵嚎哭声,二人慌忙寻声望去。
只见一条船只正顺着先前破开的那条水道朝岛屿开来,待船只临近,只见船头一人披麻戴孝,正悲愤嚎哭着,正是被兄长派去接潘老太公的潘丙。
………
…………
喜欢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