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一反常态的狂笑回荡,所有人的眼球,被朱允炆吸引过去。
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从袖兜掏出了圣火令!
“皇爷爷,没有信仰的朱雄英,你和父王赋予他重权。”
“他登上大位的后果,会把社稷百姓,视同玩物。”
“这样的后果,大明的江山,无疑会步秦二世而亡的后尘。”
朱允炆一扫儒弱,变得硬气,连老朱和阿标想发飙的同时,都有点讶异瞧着他。
这还是原来的朱允炆吗,他底气就来自手上的圣火令?
“雄英何须信仰,他敬天爱人,他就是苍生百姓的信仰!”
阿标呵斥说着,老朱点点头,杀手锏渐渐露了出来。
“传旨!允炆的皇太孙,去了!”
“雄英本来就是长孙,他所作所为,才堪当大明皇太孙!”
“升值盖传国玉玺印,昭告天下!”
老朱话音落下,朱允炆懵逼了。
原本以为撤了朱雄英,让自己取代他。
这,怎么反转了?
宋忠应声拟旨,朱允炆刹那脸色煞白,昏厥过去……
哐当!
他手中的圣火令,也随之落地,人在摔倒之前,蒋欢踏前一步,扶住了他。
“陛下,皇太孙……呃…允炆殿下和圣火令,如何处置?”
蒋欢提着朱允炆请示,老朱望了望东北天空,缓缓开口。
“他喜欢圣火令,那就留给他,先让他住宗人府!”
“什么时候悔悟了,自己交出圣火令,再封个王给他!”
老朱说完,挥了挥手,蒋欢仍小心轻拿将朱允炆半提半扶下去。
即使落魄的王孙,也不能当寻常百姓、更不能当罪犯对待的。
……
“报!陛下,徐辉祖急报!”
一道洪亮的怒吼,从奉天门外传至,众臣心头同时一怔。
中军都督徐辉祖亲自来报!
八百里加急?
边境出大事了?
虞王殿下不是在征战吗?
接着的一幕,众人更是被惊到了!
徐辉祖高举军报,两肩各盘踞一头神威凛凛的海东青。
那是库页岛进献给朱雄英的海东青,已经训练成猎鹰,侦查敌人动向,没达到朱雄英空天通灵的境界,负责急报和传讯也不在话下!
徐辉祖丝毫没有停留,直接冲入了殿门,扑通跪下。
他顿时吸引了满朝文武的目光。
老朱和阿标,也被吸引了过去。
中军都督亲自当哨骑,再加上这个动作,实在非同小可!
“陛下!五十里外,发现了秦王和晋王!”
徐辉祖顾不上擦去汗水,即刻禀报。
老朱不以为意,冷笑一声,低沉开口。
“无旨擅离封地,他们想流放三千里吗?”
阿标目光从徐辉祖身上转移,投到殿外长空。
“他们带多少随从?直接让他们晋见就是。”
徐辉祖一怔,顿了一顿开口。
“陛下,殿下,秦王和晋王,各带了十万人马,总兵力二十万,其中骑兵各三万!”
“秦王说为世子朱尚炳讨说法,要陛下交出雄英殿下!”
“晋王说雄英殿下狡诈,利用了他剿灭北元十万铁骑,好处却落到雄英殿下头上,要求惩处他!”
轮到满朝文武噤声了,这哪是能流放的架势?
这是借问责雄英之名,行造反之实!
他们要流放老朱和阿标!
“锤子,这不是进宫,是逼宫!”
老朱怒了,朱雄英征战大东北和大西北,军队调度走了不少,应天仅剩的兵力,要抵挡住阿樉和阿?的军队,会很吃力!
这还建立在蓝玉、徐辉祖等名将指挥的基础上!
满朝文武哗然了。
洪武年间,不是没发生过造反,但大多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刁民。
比如凤阳府的造反,随便当地的卫司就镇压了。
甚至藩王也有过造反的心思和举止,然而这一次,是手握兵权的藩王造反!
还是藩王之首、之次的嫡子秦王、晋王造反……
这无异于平地炸惊雷!
轰乱了殿堂。
众臣之间,炸锅了!
“陛下,他们是要趁朝廷病,取朝廷命!”
“陛下,微尘建议,即刻转移到中都凤阳,虞王在那建了防御工事!”
“凤阳还有淮安府和庐州府护卫,定当无恙!”
“过了风头,等虞王班师回来救驾勤王!”
“陛下,秦晋二王造反,或许只是误会,应当派人再次查探确认。”
……
满朝文武议论着,老朱不住冷笑。
朝堂也像江湖,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去秦晋调查?
秦晋二王兵临城下,才被发现,秦晋两地的将领,恐怕不是被收编了,也被收买了!
但凡用心想想,也知道,秦晋二王敢造反,准备的功夫,绝不是一朝一夕。
何况秦王和晋王,之前就有造反的蛛丝马迹。
这群二货朝臣,瞎了、还是选择性失忆?
去凤阳避难?
老朱是知兵的,秦王和晋王能兵逼应天,这他们早就考虑到了。
或许去凤阳途中,正中他们埋伏。
而且,两王能越过千里,途中没有信报,直到百里之内,才由徐辉祖回报。
恐怕途中不少地方,已经被秦、晋二王控制了。
最主要的是,朕是天子,不守国门,还要去度假?
“陛下,末将还有两道军情!”
徐辉祖说着,目光投向老朱,见他点头,继续禀报。
“第一,城内蠢蠢欲动有几万人马,末将察探,他们是残余的摩教徒。”
秦晋二王,和摩教里应外合造反,可以已经够喝一壶了,更危急的还在后头!
徐辉祖继续禀报第二道急报。
“燕王举靖难的旗号,趁秦晋空虚,风卷残云拿下了两地,正逼近中都,他要拿下空虚的凤阳,兵逼应天!”
燕王狡诈!
老朱也不淡定了,燕王这一举动,明着靖难,实则有两大目的。
一来,扩张自己地盘实力。
二来,抄了秦晋二王的老家,逼迫他们再没有回头路,只能在造反这条路上走到黑!
朱棣甚至可以一箭双雕,朝廷赢,他化身护驾忠臣。
朝廷输,他渔翁得利,一同收拾朝廷和秦晋二王,自己坐上大宝。
“诸位说说,四面楚歌,还能去凤阳吗?”
众臣闻言,噎住了。
老朱目光投向徐辉祖,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妙笔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妙笔阁!
喜欢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