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厚是他家老爷子最欣赏的宁江本地作家。
没法子,谁让人家有名气呢,又刚好被老爷子认识呢。
这也从李德厚经历说起,八十年代末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同年分配至宁江第二人民医院。
而第二人民医院,就是现在的黄塘镇人民医院。
本地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文化人,又是医生,作为当个小学校长的老爷子怎么可能不认识对方。
别说他家老爷子,就连陈济源也认识对方,而且关系还不错。
苏亦刚买好书,还没走出门,陈济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询问他在哪里。
这时,苏亦已经看到等候在书店大门的陈济源。
“怎么来这么早?”
苏亦刚走近,陈济源就问道。
苏亦扬了扬手中的书,解释道,“闲着也是闲着,就提前过来看看书。”
“可以啊,书都买上了,一会就等李老师帮忙签名吧。”
陈济源说着就递给苏亦一张邀请函。
苏亦有些意外,“我也有?”
陈济源笑道,“当然,你已经加入作协,只要是作协的会员都会获得邀请函,内部优先嘛,当然,作协会员七十多个,有人在外面,有人年纪大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能全部到齐。”
最后的话,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
让苏亦过来,就是凑数的。
但能够拿到邀请函,混入会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对于苏亦来说已经满足了。
陈济源是市作协的理事,跟今天前来参加签售活动的作协会员几乎都是熟人,而且不少都中学语文老师,没法子,圈子就是这么小。
于是,苏亦只能陪着他站在大厅听着他跟其他的会员聊天。
遇到相熟的老师,陈济源就苏亦拽过来显摆。
“苏亦,我学生,今年的中考市状元,刚刚入会,诸位多多关照。”
几乎来一人,老陈就显摆一次。
美其名曰,跟他介绍前辈。
苏亦的脸色都有些黑了。
没法子,只好继续装乖学生,不停地喊各位老师好。
不出意外,他的存在确实给老陈挣了不少的面子。
一年就只有一个中考市状元啊。
不仅如此,才多大啊,就加入市作协,在宁江作协,这可是独苗。
在众人眼中,完全就是陈济源的亲传弟子了。
其他人羡慕都羡慕不了。
苏亦隐约觉得,他已经猜到今天老陈把他喊过来参加签售会的目的了。
这算不算变相晒娃啊。
忍了好久,才抑制住偷偷溜走的冲动。
签售活动快要开始了,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入座。
活动办得挺正规,除了相关领导之外,其他的嘉宾都是按照姓名的字母前后顺序排列的。
因此C开头的陈济源被安排到前面位置,也没法子,谁让他是作协理事,虽然不是领导,但也小有名气,至于S开头的苏亦,直接被排在了后面。
参与交流会的嘉宾四五十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看着贴着自己姓名的椅子,苏亦很自然地落座。
他一个小屁孩,虽然不穿校服,只是简单的T恤牛仔,但依旧稚气未退,基本上没谁认识他,就算刚才有陈济源介绍,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不对,都算不上,他根本别人本来就没有什么交情。
因此,也不可能跟周边的嘉宾有什么共同的话题。
但必要的礼貌,还是要有的,几乎每一个嘉宾他都喊老师好。
落座之后,苏亦很有礼貌地跟周边的嘉宾打招呼之后,就开始安静地翻书。
李厚德这一次签售的作品《人间医事》是一本散文集,书名跟他从事的行业息息相关,取得的有点大。
苏亦第一个反应就是《人间词话》还有《人世间》,还别说,写的挺有趣的,几乎写的都是李德厚从医多年的所见所闻,很有纪实文学的感觉。
从对方在广州学医到分配到黄塘镇,再他调任邻镇卫生院院长以及如何调回市医院都有涉及,甚至还有他在广州中山三院进修的经历,可以当半个自传体小说来看了。
苏亦很喜欢这种作品类型,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感悟,甚至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角去感悟人生百态。
当然,行文之中,作者也免不了对自己的一些行为做了一些修饰,似乎想要在思想道德的角度去强调作为医生的使命感。
当然这一点,苏亦也不反感。
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本来就是广中医的校训,人家秉承校训悬壶济世,有什么错呢?
医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感的职业,这一点在作者的行文之中也处处体现。
当然,大部分的故事,写的都是一些温馨的故事,读起来不枯燥,也能够让普通人对医生这个群体多一份抱怨多一份理解。
这是好事。
这种有阅历有文笔的作家,还是值得敬佩的,也难怪人家可以加入中作协,还是很有料的。
一开始,苏亦只是抱着混圈子的心思过来凑热闹的,没有想到初读对方的作品,却看入迷了。
直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他从沉浸的阅读体验抽离。
这时,坐在他旁边,一个气质温婉,保养精致的阿姨,有些好奇地望着他,“苏亦同学,你好。”
人家跟他打招呼,他也连忙说道,“阿姨好。”
别问人家怎么知道他的名字,而他又如何得知人家姓苏,以后椅子背后就贴着他们的名字,苏亦的左右两边都姓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姐,我是个正经人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学姐,我是个正经人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