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间。
群情激愤的学子们正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游行,兵士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秩序,不敢贸然行动。
突然间。
几匹高头大马扫街而来,停在游行的队列之前。
“圣上有旨——”
传令者是一名将官。
这种场合,一般的监事太监怕是无法压抑住游行的学子,果不其然,在将官浑身透体而出的杀伐气息压迫下。
众学子才勉强的停止游行。
“皇榜之上全部是南方学子,乃是有其情况——”
将官展开圣旨。
用其洪亮的嗓音宣读出朱元璋刚刚在翰林院中想出的说辞,听到朝廷的解释后。
学子们的情绪瞬间变得平复下来。
“什么?”
“原来是误会啊!”
“怪不得金榜上没有北方学子的名字,原来北方学子单列一榜。”
“而且足足有24名金榜题名者!!”
“所有榜上有名者,很快就有机会步入仕途,补录的速度比正常情况还要快得多!”
“吾皇万岁!!”
“……”
原本声讨的声音,几乎在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山呼万岁,如此变脸速度,让专业的川剧表演艺术家也为之汗颜。
游行队伍并未散去。
而是原地摇身一变,直接化身成对朱元璋歌功颂德的阵仗,给那些还未得知此消息的地方传达这天大喜讯。
……
同时间。
康王府。
如此激烈的游行自然也逃不出朱成的视线,当得知朱元璋的处理方法后,朱成不由得用手摸了摸下巴。
轻轻咂嘴。
“啧啧。”
“这个老朱,可以啊,不愧是一代明君,让百姓觉得好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朱成大抵上能想象出事情的始末。
他肯定不会相信朱元璋的说辞。
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一切都如朱元璋所说,南北考生分列两榜,那么最一开始时,翰林院就会将规则说清楚。
并且两份榜单同时公布。
现在的情况是——
公布出一份正常的皇榜,引起学子们游行示威,然后后补说辞,那么无论后补的说辞多么巧妙、天花乱坠。
在朱成看来,也都是弥补错误的手段而已。
只不过这手段。
确实可以!!
“看来能过个好年喽。”
朱成喃喃自语的说道。
正旦节。
也快要到了。
……
这一年一度的节日,应天府普天同庆,天上降下鹅毛大雪,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寒冷。
反而由衷喜悦。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只要在过年的时节有一场大雪,那么来年的收成就能让人欢欣雀跃。
当然。
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景苑的原因。
往往是当下的优渥。
现在大明百姓。
尤其是应天、汉中、浙东这几个区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并非自大或奢望。
粮食。
那是绝对不缺滴。
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储存足够到应付完下一次冬收,别说一家三口,一家五口、七口的大家庭。
也不会面临饥饿问题。
或许肉菜产能还会有些不足,没办法让人人实现肉菜满足,但粮食已经够人们吃吐掉。
——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顶级主粮。
任何一种的存在。
都足以应付一场超级饥荒,大明目前并未有饥荒,而且还是明初时期,也就是王朝周期论前期。
人均耕地面积非常足。
在这种情况下。
土豆、玉米、红薯得到种植推广,想要饿肚子也没有可能啊!!
许多家庭的幼子。
都不必投身于耕种劳作中,毕竟糊口的粮食已经足够,开始思考起学习、寻找提升自己的门路。
恰逢科学兴盛。
一时之间。
以汉中为首,大明许多地方出现所谓的‘科学堂’,都是曾经跟随朱成左右的幕僚,乃至被朱成启迪的翰林开设的。
虽然这些‘科学堂’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所教导的东西。
都是先生凭借自己想出来的知识。
但无可否认。
这是科学在大明土地上萌芽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
对于大明百姓而言,有一个认知在不知不觉间统一起来——那就是在世界上,最重要、有价值的东西。
就是大明宝钞。
金银细软、良田美眷,在单论价值的前提下,比不上实打实的大明宝钞。
从这个角度上足以说明。
大明宝钞的公信力已经使其完全可以充当一国货币。
一切都在按照朱成的构想实行。
——唯独辽东地区。
像是遗世独立般的,游离在狂欢之外。
在辽东地区。
没有工商业活跃给百姓带来的收入补正,恶劣的天气、贫瘠的土壤,让就算是在推广三种主粮的前提下。
辽东百姓竟然还会忍饥挨饿。
至于大明宝钞??
辽东地区的百姓,更多的需要和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行交易,虽然这些交易许多违反大明律法。
但正因如此。
才能得到超高的收益,许许多多的辽东百姓,都靠着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易为生。
比起大明宝钞。
真金白银。
才是唯一重要的硬通货。
人和人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就像同为大明土地,南方和北方之间就有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鸿沟。
宛若两个世界。
正旦节这天。
烟花在应天府炸裂,喧闹的气氛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正是这场大雪,成为压垮辽东地区的最后一根稻草。
……
正旦节后的第二天。
皇宫。
御书房。
“陛下,辽东知府李东升急报。”
二虎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将一封红色的奏折递在朱元璋面前,二虎的表情十分紧张。
因为他知道,这种红色奏折,往往只有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上次三晋之地的旱灾。
也是这种八百里加急红色奏折。
而且这时间……
正旦节后的第二天。
说明辽东知府李东升是掐着时间送来的奏折啊,如果不是一刻也等不了。
谁又会在正旦节后的第一天。
就给皇帝找麻烦?
“咱看看。”
朱元璋伸出手,将奏折拿在身前。
老朱的心情可谓是非常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
对于这位统治大明的洪武皇帝而言,回顾这一年发生的所有事情,终究还是顺顺利利。
功远远大于过。
可是……
在看完奏折之后,朱元璋的表情,却是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谁能想到。
在平静的新年里,辽东竟然暗流涌动。
喜欢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