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的确是袁熙的私人,身为他最早的亲卫统领,没人会相信郝昭会背叛袁熙的。
这是这时代的特色,亲卫不是谁都能当的,武力再高都不行,只有忠诚度被认可的人才能担任。
看看典韦和许诸就知道,掉脑袋都不会背叛曹操,郝昭同样也是。
“下面谈谈益州刺史吧,孔明调任晋王傅,我本想让张松接替,但他回信说自己更擅长于辅佐,不善决策,不愿当刺史,大家觉的佐治合适吗?”
安排完武将轮换,接下来应该是空出的几个职位了,益州刺史最为重要,自然第一个被提出。
可这人选让冀州派系的直皱眉头,辛毗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可前面郭图已经的了好处了,现在他又上去,这是颍川派系巨大的胜利呀。
崔琰、高纳等人想要反对,但又找不到理由,纠结着互相暗自示意。
把握人心的贾诩一看这状况,马上上前一步道:“佐治之才足以治理益州,这些年对主公的助益也是众所周知,臣赞同主公任命。”
众人纷纷看向邴原,明白除了他能阻止外,辛毗的任命看来是稳了。
邴原虽不是冀州人,但其实也属于冀州派系,因为他是青州人,袁绍时代冀州青州幽州其实是一个派系,对手是颍川派系。
但邴原沉吟一下后,拱手道:“臣也附议!臣再举荐逢纪担任晋王相丞,主公觉的能否?”
相丞同样是重要职位,是国相的佐贰官,这推荐让冀州派系的人松了一口气。
袁熙同样也暗自松口气,他知道任命文臣比武将麻烦,虽说汉代文武界限不明确,但军中大将还是要看武艺的。
辛毗的上位对他来讲不仅是对他这些年的酬功,更是对河北老臣的一种表示,况且辛毗能力出众,不用那是浪费。
现在邴原提出逢纪来,这是最好的结果,冀州派一向把他看做自己人,而他实际上是荆州人。
但他却极少跟荆州人联系,或许是很早就在河北了,反倒是跟冀州人走的更近。
最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跟冀州人真正亲近,其实真正亲近是只有审配一人,说白了这家伙原先也是一个刺头。
“那就这样定下吧,剩下一个国都尉由刘磐担任。”
袁熙最后一锤定音,可把刘磐吓一跳,连忙摇手想要拒绝,被甘宁一把拉住,低声道:“就是你了,别想推辞。”
魏延却嘟囔道:“明明说好的,伯固跟我一起,兴霸凑什么热闹呀!”
甘宁回头瞪他道:“国都尉位高,除了伯固谁服气谁呀。”
魏延这才明白,除了各大军团主将外,谁也没资格当这国都尉,可哪一位主将现在上去,其他人是不会服气的。
也许关系好的不会质疑,但并不是所有主将都是他跟甘宁这样好兄弟的。
只有刘磐,原本是荆州牧,这身份地位让别人无话可说。
按实际来说国都尉并不大,仅仅是两千担官员,但袁熙的国都尉不同,还是那个道理,他是晋王更是河北势力之主。
就像曹操的魏国都尉,同样也不是五子良将能担任的,必须是夏侯惇、曹洪这样,自家人中资历最老的。
刘磐不敢正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职位应该是袁谭、高干才对,但袁熙显然不愿意让自家兄弟当这职位。
在他看来,自家兄弟还是不掌兵为好,袁尚那是没办法,当弟弟的总有撒泼的权利,做哥哥的总要让一些。
看向魏延那恍然大悟的模样,袁熙没好气道:“怎么,叔至跟你搭档了还贪心不足,想要伯固去你那当什么?当个牙将吗?”
“哪有!主公就会诬赖人,我哪敢让伯固当牙将,老黄不得打死我才怪。”
黄忠这次也回来了,但他一直不声不响的,听到这话才抬头笑道:“文长说笑了。”
就这一句话又不说话了,魏延白眼一翻嫌弃道:“老黄这性子也真是,多说一句那么难呀。”
黄忠是年前到的,袁熙亲自召见他后,就请他教教魏延刀术,这一点袁熙一直记着小说里的描写。
其实黄忠有没有教过魏延谁也不知道,小说毕竟是小说,两人之间的联系其实不多。
历史上入蜀后,两人几乎没在有关联,魏延一直坐镇汉中到死,黄忠却是在蜀中。
但现在两人真有关系了,黄忠没有拒绝袁熙,只是不说教魏延,而是互相切磋。
回来这些日子,几乎每天两人都在一起玩刀,魏延又性格大变,跟原本的历史轨迹完全不同了。
被甘宁带偏成话唠子,可把老黄忠唠叨的头疼,好在黄忠很欣赏他的才能,这才被唠叨也没恼。
“好了,今天就到此吧,根矩先生、文和先生和孝直留下,汉升和兴霸、文长也等等再走,其他人可以回去高乐了。”
袁熙拍拍手站起来,随即加了一句道:“酒少喝点,明天还要做事呢。”
大家轰然而笑,纷纷叫道:“误不了大事的,主公不用担心我们……”
乱糟糟的像菜市场,袁熙嫌弃的挥挥手让他们快走,随即带着几位去往后衙小花厅。
几位侍女上来上完茶后就走了,袁熙这才看向黄忠开口道:“有件事要汉升注意,孟起性格桀骜不驯,武艺极高,让他当你副将,正是因为你的武力可以跟他抗衡,但又不能针对他,毕竟马寿成的忠心是不用质疑的。”
黄忠听的有点皱眉,贾诩一看解释说:“主公是不放心马超,此人心性不定,野心却不小,让你暗中注意他,锦衣卫也会跟上,到时候会给你信息。”
袁熙的确不放心马超,没吃过亏的马超,到底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造反,谁也不敢保证。
可不用他又不好,不仅是马腾的问题,西凉诸将也会有疑心,明明马超很厉害的你不用,是不是要压制西凉人呀。
这是很难办的一件事,西凉人心中有一根刺,那是从东汉建国就开始的,一直到董卓爆炸出来。
说白了还是因为中原人看不起西凉人,这让西凉人很不忿,不是他们愿意没文化,是朝廷对西凉的投入明显很少。
再加上西凉汉胡杂居,民风就不可避免的变的剽悍,而马超恰恰在西凉很出名。
喜欢三国:我的夫人是甄宓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三国:我的夫人是甄宓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