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几位专家把‘祖帖’排在继‘司母戊鼎’和‘马王堆’之后的第三位,可见这件事在业界的影响有多深远。
祖帖地位有了定论,接下来就真的该论功行赏了。
这次,当老杜在电话里再次提及‘想法’时,杜守义也不藏着掖着了。
“杜局,您看能不能帮我在南锣附近解决一下住房问题?不用太大,够秦京茹以后结婚就行。”
连受惠人名字都点了出来,这已经很赤果果了。但是电话那头的老杜不由暗暗点头。
金钱、荣誉,其实就算定下来还是要打报告的,那就等同于公开了。给多给少,给高给低...谁知道有什么后遗症?
不过几间房,一两个编制有什么?文物部门自己内部就能消化,根本不用往上报,自然也不用和谁解释。什么叫‘惠而不费’?这就是。
谁说小杜难弄的?他不是难弄,也不是爱吃亏,这人做事有另一套规矩。他会绕开容易惹非议的‘名利’二字,然后找个平衡点。聪明!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捞好处并不是为自己,也没给妹妹、对象这些最亲近的人。他给了和自己关系远远的
‘自己人’,却又恰恰是她们最需要的...
老杜听着电话,心里不由想起了那个‘小书圣’的称号。
“这家伙。就凭他那笔字和这个做派,要是搁几百年前,还真说不定能吃上冷猪头肉...”
老杜的这番想法恰恰涉及到另一件‘奇事’。
此次大佬们汇聚京都,在雅集谈笑之间,傅老、管老等人偶然说起‘小书圣’这桩趣闻。
大佬们不在天子脚下,规矩自然不必那么严格。随着他们返乡,这被当作一件京都书坛逸闻雅事,慢慢传播开来。而杜守义这个当事人倒反而一无所知...
喜欢四合院:我是杜守义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四合院:我是杜守义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