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赵国使团顿时陷入了被动之中。
谈判时,最忌讳的就是这种巨大变数的存在。
正如同当时李建抛出蓟都被攻克,让魏国君臣猝不及防,最终迫使魏国不得不选择赵国。
只不过现在,被动的一方变成了李建。
李建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带得意的秦王,心中无数念头闪过。
新郑如果真的失守,那在这一次的谈判中,赵国无疑就属于绝对劣势。
秦国已经拿下了南半个韩国,赵国才刚刚进入北半个韩国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又凭什么做出让步呢?
让步的只能是赵国。
突然,李建开口道:
“假的。”
秦王皱眉道:
“你在说什么?”
李建似乎完全想通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王玩的好一手虚张声势,居然想要通过欺骗我来获取主动。”
“新郑是不可能被攻克的,还请大王不要在这里说谎了。”
秦王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说寡人在说谎?”
李建非常认真的点头,道:
“是的,新郑不可能被秦国攻克,至少不会是现在。”
两人的目光再度对视,大殿之中也变得一片安静。
良久,秦王道:
“你凭什么这么说?”
李建心中已经有底,笑着开口道:
“因为信陵君,还有大王。”
秦王道:
“信陵君魏无忌?他可是魏国人。”
李建点头道:
“是的,他同时也是这一次魏军救援韩国的主将。”
秦王似乎明白了什么,道:
“你的意思是,只要信陵君率兵前往新郑,那新郑就不会被攻破?”
李建赞道:
“大王果然英明。”
秦王气笑了:
“你口中的信陵君魏无忌,当真就这么无敌?”
李建哈哈笑道:
“不瞒大王说,外臣觉得在秦国之中,除去武安君白起之外,余者皆不足以和信陵君相提并论。”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四公子之中唯一一个没有出任过相邦的存在。
史书记载,魏无忌在世时,秦国十余年不敢兵犯魏国。
要知道,那可是长平之战后,势力极度扩张,野心极度膨胀的秦国。
是一百年里要打九十八年战争的秦国!
就是这样的秦国,却对近在咫尺,凭借大梁附近一点土地苟延残喘的魏国没有任何想法。
只因为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邯郸之战窃符救赵,击破刚刚在长平之战中屠杀赵军的秦军主力,杀秦军数十万。
十三年后,信陵君再度出山,率领联军再度击败秦军,让秦军主将蒙骜孤身逃跑。
随后,信陵君率军直逼函谷关,秦王不得不选择求和!
蒙骜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而是赫赫有名,大破匈奴的蒙恬大将军之祖父。
虽然只和秦国打了两场仗,但这两场无一不是改变了七雄争霸历史的大战。
信陵君之才,可见一斑。
李建或许因为国家立场的原因,和信陵君并不对付。
但对信陵君的才能,李建是绝对信任的。
只要信陵君出兵,新郑就不可能被攻破!
王龁?
只有白起,才配和信陵君对阵,才有那个能力把信陵君给干碎。
听着李建斩钉截铁的话,秦王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
过了好一会,秦王哼了一声,道:
“李建,你果然是个狡猾的小子。”
“没错,新郑确实没有被攻破,寡人刚才只不过是诈你一下罢了。”
听着秦王的话,乐乘和韩非两人脸色都是一变。
随后,两人不约而同的在心中大骂秦王。
无耻啊。
堂堂外交场合,竟如此公然说谎。
这秦王是不知道害臊的么?
但仔细一想,这秦王的过往……
嗯,五百里地变五里地,囚杀楚怀王,取消联合称帝的提议并率众围攻齐国,等等等等。
好像,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秦王嬴稷,就是这样一位不择手段的枭雄!
李建表情平静,对着秦王道:
“大王总是喜欢用这些手段来戏弄他人,但大王可曾想过,总有一天这些东西都会报应在秦国的身上?”
秦国为什么二世而亡,为什么东方六国经过了足足十几年的统治依然迫不及待的第一时间起义推翻秦国的统治?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秦国太不择手段,名声太臭。
说人话就是,不得人心!
刘邦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西汉初期,各种与民生息,各种拉拢权贵阶层。
过了几十年,大汉根基稳固,还有什么人会去怀念当年的战国诸雄?
早就人人以生在强汉为荣啦。
同样是骗人,在手段上,刘邦这种软刀子割肉,无疑就要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比秦国人要高明很多。
秦王听着李建的嘲讽,脸色微变,但马上就恢复正常。
“李建,你说了这么多,但终究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寡人,凭什么和赵国平分韩国?”
李建笑道:
“大王想要说实力?行啊。”
“十一年前在阏与,贵国年青一代的领袖,号称白起接班人的胡阳将军,是不是就死在了和我们的战争之中呢?”
“对了,那一战中被我们所杀死的除了胡阳将军之外,好像还有十万贵国精锐吧?”
“不知道,这算不算贵我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呢?”
这句话说出来,在场所有的秦国君臣,脸色都变了。
阏与之战,是秦王嬴稷四十年执政历程之中遭遇的最惨痛失败之一。
十万秦军全军覆没,主将胡阳被赵人许历阵前斩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战国大权臣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战国大权臣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