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被朝廷算后账?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王霍拿不定主意,这才来求教自己的父亲。
王文仲闻言之后,沉吟一阵开口说道。
“既然朝廷叫了,那就派人去将本金和利息兑出来,但钱就不要拿回来了,直接将那些本金和利息,全部购买成债券吧。”
王文仲不愧是一个老狐狸,沉思一阵便拿出了一个他自认为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既然朝廷叫去兑了,那他们就听话把钱兑出来。
但是,钱就不往回拿了,直接在现场再全部购买成债券就是了。
反正啊,王文仲是打定了主意,这五千块银元的本金,他是一分也不准备往回拿的。
王家不缺钱,没必要为了这五千块银元而冒险不是?
王霍点头应许了下来,脸上满是对自己父亲的敬佩,心中忍不住称赞,姜还是老的辣!
……
随着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第一批债券到期,却是没有多少人来兑付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朱宏煜为了将大明债券的名声和信誉给立住,下令大明皇家银行向那些购入债券的大户人家发出通知,邀请他们来银行网点兑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并且,还理由大明日报这个朝廷喉舌,提醒所有购买了债券的人群来兑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在大明朝廷如此这般双管齐下之后,总算是陆续有人来兑付债券了。
这其中,不乏王家这样打算在将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兑付出来之后,并不把钱带走,而是直接再次购买成了债券。
可自然也有干脆将钱兑出来之后,另作他用的!
这两者相比,后者明显更多了一些。
随着大量的债券被顺顺当当的兑付出了本金和利息,大明朝廷和大明皇家银行所发行的光复债券,算是初步把信誉给立住了。
不少人都意识到了,大明朝廷这次搞出来的债券,并非单纯的为了圈钱。
朝廷要把债券之事给搞好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开始渐渐的有人将大明朝廷发行的债券,当成了一个回报还算丰厚的投资手段。
不少的地主老财开始将自己藏在地窖里的金银给挖出了一批,准备要用于购买债券。
一方面是做投资,另一方面则是更重要的,要向大明朝廷卖好。
年节前后,王霍按照自己父亲的意思,带人来到了南京城内的大明皇家银行的网点,准备要将债券给兑换出来。
他们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接待!
“王公子您好,我是大明皇家银行的债券业务负责人李敢,接下来,将会由我来为您办理相关业务。”
负责人对王霍开口说道。
王霍表明了来意,李敢说道。
“王公子先喝茶,我们这边需要对债券的真伪进行鉴定,然后再从银行的银库中将银元给清点出来。”
“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王霍表示可以理解,毕竟是大几千块银元的事情,小心谨慎些也不为过。
说话间,李敢将王霍引到了一张沙发前坐下,还命人上茶,以及端来了一碟点心。
王霍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
哪怕是以他的见识,也觉得眼前的这一杯茶是好茶。
“好茶啊,茶香醇厚,还不涩口,回味绵长!”
“当真是好茶!”
听着王霍的夸赞,李敢笑呵呵的说道。
“那是自然,咱们这茶可是皇室特供的,宫里每年给咱们银行拨付一定的限额,不是贵客,在下也是舍不得上这么好的茶的。”
听闻此言,王霍猛地眼睛一亮,本来只是觉得茶不错的他,在听到这茶是皇室特供之后。
竟然又品出了那么几分特别的味道,只感觉原本口齿间的醇香,更加的深厚了几分。
李敢从沙发旁的书架上抽出一本装订精美的书籍来,对王霍说道。
“王公子,那边核验债券和清点银币需要些时间,咱们坐着也是坐着,要不要了解一下我们银行最近的投资项目?”
李敢将手中装订精美的投资项目报告书递向了王霍。
王霍也没有拒绝,顺手便将项目报告书给接了过来。
李敢开口说道。
“这里面的这些项目,都是我行根据最近朝廷的政策变化,而统计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风险小,回报丰厚,王公子可以了解一下!”
王霍点了点头,颇有兴趣的翻开了银行负责人送上来的项目报告书。
这里面第一个项目便是改名为上海的松江府,要成立特别经济开发区的相应投资项目!
包括工厂的建设,港口码头的营建,道路的建设,以及造船,纺织,化工,医药……等诸多行业的招投报告。
李敢在一旁解释道。
“朝廷要在上海搞一个经济开发区态度是很坚定的,陛下的意志不可转移,圣旨也已经下发,此事不用担心再有何反复。”
“王公子可以放心投资!”
“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可以借助长江航道连通整个长江流域。”
“甚至借助密集的水网交通,整合整个东南的资本和资源,未来不可限量啊!”
“甚至可以说,只要现在能舍得在上海投钱!”
“哪怕只是买一块荒地,将来也是一定有得赚的!”
“……”
李敢孜孜不倦的向王霍推销着上海的投资项目。
因为他不只是一个负责债券兑付的负责人,身上还担着要为银行的各个投资项目拉投资的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之南洋再起请大家收藏:(m.miaobigee.com)大明之南洋再起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